首页

优美之家密码

时间:2025-05-25 19:29:02 作者:俄多地连遭无人机袭击 俄乌新一轮谈判时间地点尚未确定 浏览量:10450

  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湖北之行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改革的重要一站。他在武汉鲜明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调查研究的六个重大问题。今年这次湖北之行,是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之后首次出京考察,蕴含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落实的重要战略考量。在《时政新闻眼》看来,可以从三个维度读懂总书记此次湖北之行。

视频: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鼓足干劲奋发进取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1

  锚定两项重大国家战略

  湖北,九省通衢,是重大国家战略的汇聚之地,拥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

  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

△湖北武汉。(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2018年4月,总书记深入湖北宜昌、荆州以及三峡坝区等地,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并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在那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关系,为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重要指引。

  去年10月,总书记在江西南昌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湖北何为?总书记在这次湖北考察期间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等。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承东启西、联南通北。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中部六省中,湖北“三基地一枢纽”功能尤为突出。

  今年3月,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要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崛起,湖北何为?在这次考察中,总书记强调,湖北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湖北武汉。(总台记者潘巍拍摄)

  02

  考察三处地点的深意

  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湖北之行,在孝感、咸宁、武汉各选取一个地方考察。行程之中,大有深意。

  在孝感,总书记看的是一座博物馆——云梦县博物馆。

  在总书记参观的出土秦汉简牍展中,包括弥足珍贵的秦律十八种。它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

△云梦县博物馆展陈。(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总书记曾指出,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在云梦县博物馆,总书记指出,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要不断通过考古发掘,为国家历史提供更多不容置疑的佐证材料。

△云梦县博物馆展陈。(总台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在咸宁,总书记看的是一个村庄——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

  总书记曾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在四邑村,甘蓝等蔬菜是这里的“土特产”名片。总书记走进十里蔬菜长廊,了解蔬菜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并走村入户调研。总书记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要把蔬菜种植这个富民产业进一步做好。总书记说,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从事农业也可以致富,农业大有可为。”

△潘家湾镇蔬菜长廊。(总台记者李晋拍摄)

  在武汉,总书记看的是一个科技和产业创新平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也就是武创院。

  武创院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在2021年6月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志在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创业投资、技术孵化与成果转化、吸引与集聚人才、知识产权与生产性服务等五大平台。

△武创院。(总台记者向林拍摄)

  结束孝感、咸宁行程后,11月5日下午,总书记赴武创院考察。值得一提的是,2013、2018、2022年,总书记以往三次赴武汉考察,每次都赴科技园区或科技企业调研,每次都重点关注科技创新。

  在武创院,总书记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武创院。(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03

  提出四点明确要求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赴湖北考察时,曾提出“四个着力”的要求: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使湖北经济更好、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实力更强。

  今年11月6日上午,总书记在听取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提出四点明确要求:湖北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要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这四点要求,同总书记此次湖北之行的三个考察点密切相关。

  总书记在武创院考察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围绕重点产业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

  继在四邑村强调发展特色产业之后,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挖掘特色产业和多种经营潜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针对在云梦县博物馆考察时关注的文物保护研究利用问题,总书记在会上再次强调,要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云梦县博物馆展陈。(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这四点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分别用专章提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这与总书记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提出的四点明确要求是内在统一、深度契合的。这四点要求,是总书记对于抓好相关领域改革举措落实的进一步阐述和深入指导。

△四邑村。(总台央视记者丁欣拍摄)

  这次湖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持续为基层减负、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等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荆楚大地,到神州大地,正值金秋。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我们必将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篇章。

视频:时政微视频丨瞰湖北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应急管理部: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统一各类检查标准

2015年,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致贺信表示,我们愿加强同各国科技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使机器人科技及其产品更好为推动发展、造福人民服务。

广州地铁线网实现5G连续覆盖

2018年6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他还提到,要“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81岁美国大妈贾和普第24次携友徒步剑门蜀道

据悉,成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多方面进展,表现出很强的发展韧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4408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4家,先进制造业提档升级;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地区生产总值超2.2万亿元,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城市发展位势能级全方位提升。(完)

江苏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南京镇江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根据计划,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将在2024年12月底主体工程基本完工,2025年将随京唐城际车站开通等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多家房企被点名,延期发布财报,交易所公开谴责

意见》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强证监会系统自身建设是加强党对资本市场全面领导的重要基础,是担当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重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要强化目标导向,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监管干部队伍,坚持履责意识与履职能力的同步提升,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要强化问题导向,坚决做到严字当头、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举一反三,着力解决好。要强化以上率下,中国证监会党委以身作则,带头加强政治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专业能力、深化作风建设、推进廉政建设。要强化转变作风,全面贯彻严管理严监管的要求,以自身建设的严,带动监管工作全面从严,真正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来个大转变。要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巡视审计部门、中央金融工委等要求,自觉接受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监督,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和巩固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

相关资讯
“00”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当地回应质疑

李万:基础研究转化周期缩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科研范式的变革。AI4Science正助力众多学科领域实现高通量筛选和发现。二是科技创新模式的升级。从一维的研发-转化线性模式、二维的应用牵引的“巴斯德象限”,正进入到三维的愿景共创的生态化模式,创新链上的产学研用主体都可能成为知识创造的重要来源。三是科学革命先兆的浮现。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大停滞”,世界上累积了大量存量知识,跨域知识和技术的碰撞与组合,不断创造出新知识、新技术,并经由基于应用场景创新的社会实验迅速导入产业之中。为此,加强基础研究,不能简单地认为增加投入就必然带来产出。一是要从科学的本质上认识增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从伽利略所处的时代以降,科学主要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规律,而是通过理想化的思维实验,揭示出内在规律,然后再逐步推演至现实之中。因此,要将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根植于民族的想象力之上。加强基础研究,首要加强全民族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二是要从全球的视野上激发形成基础研究的前沿选题。基础研究的知识成果具有全人类的普适性,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激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从关切人类未来、促进世界发展等视角进行前瞻性选题,破除狭隘的民族自利思想。三是要从开放的环境中集聚培育基础研究的一流人才。加强促进一流人才做出一流成果的一流科研生态环境。唯有强化科学思维,增进世界眼光,集聚一流人才,才能真正加强基础研究。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